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Beatrice Ng-Kessler 吳祟欣

淺談文化和家庭關係



信報專欄:心之旅程19-09-2023

作者: 吳崇欣 •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 資深基模治療師及督導


跟在外地成長的華人個案談及他們與父母的關係時,經常出現一種情況︰「我明明很愛父母,可是就因為沒聽他們的話,爸媽就覺得我不愛他們了。」


我在督導一個英國臨床心理學家時,她百思不得其解,她的個案(來自中國)為什麼和父母那麼糾纏不清?在她眼中,個案已是成年人,還沒活出一個成年人應有的自主。


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文化最基本分別,是我們傾向用「關係」來定義自己。個人主義的社會較着重談個人權利,而集體主義則更着重談義務。我們自小被教育要重視自己的貢獻,着眼於一己怎樣能夠有益於社會和國家。追求自我完成、成為最好的自己,較少出現在我們的教育之中。


但那只是基調而已。要向外國人解釋中國的文化,就像跟夏蟲談冰差不多。


中國人「孝」的概念於西方社會彷彿不存在。在大部分西方社會,他們有「愛」自己的父母和「感恩」他們的養育等概念,不過,這與「孝」有點分別。「孝」這概念,包含了大家如何看待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當中包括「忠誠」、「尊卑」、「服從」等意味在裏面。


對於比較傳統的上一輩來說,要明白他們在外國長大的子女有不同價值觀,待人處事會因而不同,然而,仍一樣愛他們,是很難的。在他們眼中,讓父母生氣、擔心的孩子,就是不孝。由於我們習慣用關係來定義自我,也會很自然地感到「內疚」,讓父母難受,我就是一個「不夠好」的人。


有時,子女寧願說謊來維持表面和諧,結果反而拉遠了和父母的距離。孩子一方面在想「我不想讓父母擔心」,另一方面在想「他們的意見讓我很有壓力」或者「他們又會罵我不聽話甚至不愛他們!」兩者都會讓人陷入兩難。


因此,兒時曾受父母虐待的人,成長後會面對更糾結的感情。不只生氣又傷心,還會內疚,且要哀悼自己兒時沒獲得的愛。



吳崇欣


香港及英國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也是香港第一個獲國際基模治療協會(ISST)認證的資深基模治療師及督導(Advance Certified Schema Therapist and Supervisor),並獲加拿大註冊資深靜觀導師資格。創辦公司Mindfully,推廣靜觀並提供專業心理治療服務。www.mindfully.hk


Photo credit: HKEJ



4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