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May 8, 2018
<<有關自殺的謬誤>> 08. 05. 2018
歌手自殺引來一番討論, 除了令人婉惜, 也許對情緒健康的推廣也帶來一點正面作用。執筆之時, 事件的來龍去脈不清晰, 但自殺這個話題還是很值得留意。 有一些謬誤, 還是值得各位父母注意, 特別是育有青少年的父母: 謬誤一. 如果真的想自殺的人, 並不會掛在口邊,...
29


May 1, 2018
<<同理心的無間練習>> 01. 05. 2018
經過一朝早的好幾次失手和抱怨之後, 媽媽回到同理心上去的願望非常強烈。 我知道, 自己在工作至夜深、然後一早天未亮被吵醒來時, 早上一個照顧兩個幼童的時間, 是自己最脆弱的時間。因為孩子的需要跟我的需要有衝突啊....拖著疲憊的身體, 為免孩子吵醒同樣工作至深夜的先生,...
6


Apr 17, 2018
<<在生氣的時候先照顧自己>> 17. 04. 2018
親職教育的其中一個大挑戰, 就是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都很容易評論人家, 做成很多根本不必要的壓力。 筆者也曾經被一名外籍女士在巴士中大罵, 因為女兒哭著要吃糖媽媽沒給, 安撫沒用就容讓她哭哭, 也許是哭聲太吵, 我以為都不到兩分鐘的事, 那女士就臨下車時走來教訓我,...
9


Apr 3, 2018
<<請停止嚴厲批評自己>> 03. 04. 2018
有一種父母很讓人頭痛, 就是心裡經常嚴厲地批評自己的人。 他們會把很小的挫折變得很大, 會對孩子的小過失沒法忍受, 而作出跨大的反應。有些會事後後悔內疚不已。 他們並不是為人不好, 只是, 對自己特別嚴苛。有事情不順心或出亂子, 心裡會不由自主地責怪自己; 或是很自然地,...
15


Mar 20, 2018
<<最難約的個案>> 20. 03. 2018
在筆者私人執業的經驗中, 最遷就時間會面的, 是孩子, 其次是當老師的人。孩子的時間表密密麻麻, 不忍孩子晚上七時才來見面, 只好周六或周日約見, 結果, 也並沒有較為容易一點, 孩子還是要趕來趕去。 我經常想, 這種比全職工作的大人還要累、還要緊湊的時間表,...
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