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心之旅程04-04-2023
作者: 吳崇欣 •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 資深基模治療師及督導
一些人會不斷投訢人生不順利、有所擔憂,他們會花很多時間擔心未來,不斷思考如果事情出錯了可以怎麼辦,他們不斷向人求助(你可以幫我嗎?)、或不斷問人意見(你覺得我該怎樣做?)、或不斷尋求認同(你覺得這樣做對不對?)。
他們經常以弱者的姿態出現,經常覺得憂慮,嚴重者可能患有焦慮。他們雖然不斷把專注放在不夠好的事情上,或擔心未來會怎樣,但如果你想幫助他們學會處理這些憂慮,會發現他們並不想把焦點放在如何幫助自己獨立應付事情上。他們只想有一個英雄來救自己。
換言之,他們就是不會期待自己進步,只想不斷期待奇蹟降臨。
A的抑鬱症已痊癒了,她在治療過程中仍不斷尋求我的「指導」或「認可」;當我指出這個重覆出現的行為時,她驚訝:「這不是我來的目的嗎?」
我跟她深入探討這個行為模式的運作,她坦誠:「其實我經常心存僥倖,希望事情會自動變好,或可以把問題交給別人。」
A本身有正當職業,日常生活應付自如,但她有極度依賴的傾向。她心底裡覺得,自己非常不能獨立自主,必須依賴他人才能好好過活。
「如果你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而不是問我或先生才做,那可能會發生甚麼事?」
「我會做到一團糟!然後我會非常厭惡自己。」
A小時候被過份保護,不但沒有很多犯錯、探索的空間,事情做不好還會被狠狠地訓斥;父母沒很多興趣了解她的心情,她自小已有「不能獨立」的自我形象。因此A很因循守舊,害怕上司給她額外的責任;絕少單獨行動,連外出都寧願和人一起。她時常想,身邊自有不同的「天使」(她的形容)來幫助她,直至一天,天使都不知怎地慢慢離開了,只剩下她的先生在她身邊,她開始抑鬱,然後來到我面前。
當我告訴她,心理治療是要讓她最終不用再來,能獨立應付自己的生活時,她感受到的不是喜悅而是恐懼,於是我們可以一起練習帶著恐懼前行。我們可以期待奇蹟,但不能活在等待當中。我們可以為被幫忙而喜悅和感恩,但不能因而相信,自己不需要成長過來。
*故事人物背景都經過改造, 並不代表任何真實個案的故事。
吳崇欣
香港及英國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也是香港第一個獲國際基模治療協會(ISST)認證的資深基模治療師及督導(Advance Certified Schema Therapist and Supervisor),並獲加拿大註冊資深靜觀導師資格。創辦公司Mindfully,推廣靜觀並提供專業心理治療服務。www.mindfully.hk
Photo credit: HKEJ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