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 心之旅程 23-07-2024
作者: 吳崇欣 •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 資深基模治療師及督導
人對於矛盾的概念好像抱有二擇其一的傾向。多少次,我聽見親朋好友說到某人患了抑鬱時,會說:「我還以為他好堅強…」「我以為她那麼堅強的人不會有事…」
我有時會忍不住出言糾正:「其實堅強的人也可以患抑鬱的啊!」「其實患上抑鬱不等於軟弱啊…」
把患有抑鬱視為弱者的結果,有時說的人也是無心之失。但就是這樣的普遍觀念,讓精神病去污名化不易。而且,當我們平日聽到的言論是這樣的,我們還怎去期待別人會向朋友傾訴:「其實我近來天天都不想起床……」、「我近來覺得自己很無用……」?
多少次,我的男性個案說他們感到多羞恥,甚至因而忍受長期的精神虐待。
無路傾訴,社交支援失效,受苦的人有苦自己知,明明可能被陪伴了、被聆聽了、被明白了之後,也許事情就會有新發展,也許某個熱心的朋友提出「好我和你放工一起跑個步」……或者談著談著聽見「她這樣對你不對路啊!」慢慢地生活上有一些調整,抑鬱症也可以避免;或者就算抑鬱了也可能更早地被邀請去尋求協助。
這是一個社會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是人人有份的,而且對個人精神健康有保護作用。
抑鬱症的成因複雜,根據《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有些人的基因可能比較容易患抑鬱(如直屬家人中患有抑鬱,其患抑鬱的機會是平均人口的二至四倍);成長期經驗很多困境的人,例如貧窮、喪親、經常目睹暴力事件、天災人禍,同樣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抑鬱;有長期病患、因病致使日常行動力低的人,也也是患上抑鬱高危群組;天生性情較敏感及情緒化(neuroticism),也是患抑鬱的危機因素(risk factor)。
精神病的病理與病的關係複雜,不像其他專科一樣可以量度出來。全中以上因素的人,即使遇上大挫拆,也不一定會抑鬱,因為我們還可以有很多的保護因素(protective factor),例如良好的社交支援就其中一個。同理,不中以上任何一點的人,也不代表抑鬱不會找上門。
我的病人之中,有很堅強的抑鬱症(和其他精神科病症)病人,不止克服了很多障礙和困難,也協助了很多人。有時候,一些人患有抑鬱,可能是他們為自己所珍視的事情付出的代價之一。
吳崇欣
香港及英國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也是香港第一個獲國際基模治療協會(ISST)認證的資深基模治療師及督導(Advance Certified Schema Therapist and Supervisor),並獲加拿大註冊資深靜觀導師資格。創辦公司Mindfully,推廣靜觀並提供專業心理治療服務。www.mindfully.hk
Photo credit: HKEJ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