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Beatrice Ng-Kessler 吳祟欣

<<不記得、不等於不重要>> 06. 03. 2018


偶然在網上看見一篇文章, 文中母親對於孩子能記得的童年回憶很少而有點慨嘆, 甚至懷疑自己當初幹嗎花那麼多時間付出那麼多, 原來孩子根本記得的只有很少。


這讓我想到, 很多中國父母覺得帶孩子去外遊沒意思, 因為孩子都不會記得。的而且確, 在孩子六歲前, 能「記得」的可能很少。因為大部份父母對「記得」的想法是能夠用語言覆述一些經驗(recall), 或至少, 在大家談論的時候能夠有一點印象(recognition)。但其實, 不「記得」是不是等於不重要?


孩子的腦袋在胎兒時期至兩歲的成長最為急速。這段時間, 孩子需要最基本的東西, 吃喝拉睡, 有壓力時 (如冷、餓、悶、痛等等不舒適感)能得到及時的照顧和安慰, 都是對孩子腦部成長非常重要的。心理學研究對孩提時被忽略和的人身上找到科學根據, 其中一樣便是腦袋發展的不同。一個長期被忽略的三歲孩子腦袋可以比一般正常孩子的體積明顯地小, 因為這階段腦袋的發展是靠「運用」它而來的, 被忽略的孩子, 腦袋裡面一些細胞、迴路等根本沒有發展, 以致成人後在社交、行為、情緒、學習上均較一般孩子更容易產生問題。


一個媽媽很用心地看顧自己的嬰孩, 注意他的舉動需求, 及時地照顧他吃喝換尿布抱抱睡覺玩耍......對孩子的腦袋發展其實是很重要的。所以媽媽們不要氣餒, 即使孩子日後可能一點都沒法記住, 媽媽你如何棉乾絮濕地捱更抵夜, 但你的溫暖的照料還是對日後他的各種能力打了很重要的根基。


祖父母輩愛說:「別抱太多種壞了。」 經常讓我感到無奈。因為根據一些孤兒院的研究, 嬰孩出生於院舍被抱的機會很小, 因為哭也沒人理, 便不會再哭, 這是學來的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這種無助感如何日後影響著這些人很難有可觀的研究說明, 但至少我們該覺察, 孩子哭著哭著會自己不哭這件事, 就是來自於徹底的失望。除非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沉淪於無助之中, 否則教導孩子舒緩自己的情緒, 是父母的責任, 而他們的學習, 正是來自於父母如何安撫他們。而來自父母最早的安慰, 就是從身體接觸開始。


18 views0 comments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